2009年,中国GDP为4.9092万亿美元,日本为5.0675万亿美元,中国比日本少0.1583万亿美元。2010年第二季度,中国GDP为1.33万亿美元,日本为1.28万亿美元,中国超过日本0.05万亿美元,中国首次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。
改革开放以后,中国经济迅速发展,如今我国已经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,2018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9732美元(约合6.68万元人民币),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。
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好,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。但是,经济的改善也面临着一个问题:物价不停上涨,消费水平越来越高,但人们的工资根本没有变动。虽然人均GDP一直在增长,但是人们却普遍感觉到,工资不够花,说白了就是工资几乎每张多少。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?
首先,可以肯定的是,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工资能够上涨,这应该是全国人民的希望。这种感觉我们可以理解,但是毕竟公司不是我们的,涨不涨工资,老板有最终的决定权。很多人抱怨自己的工资水平太低,事实上,我们不是最低的,但不可否认的是,工资的增长速度不如物价的增长速度快。
物价在逐渐上涨。今年的猪肉价格几乎是“天价”。很少人吃得起猪肉。除了猪肉价格一直上涨外,鸡蛋价格,蔬菜价格都在上涨。一个国家发行多少货币是根据社会产品总量计算的,换句话说,社会生产总量是多少,货币就应该发行多少。虽然这个环节没有错,但事实就是,物价涨了,但是我们工资却在原地踏步,这是为何?
众所周知,中国的出口业务非常发达,大部分产品都出口到国外。当这些产品进入国外市场时,它们就成为了国外市场的商品。但随着人民币升值,大宗商品价格没有变化,导致价格居高不下。因此,我国所有对外贸易出口的产品,都不能计入货币发行计算内去。因为中国有巨大的贸易顺差。因此,为了改善民生,银行不会将这些出口计入总额。
关于不涨工资的问题,中国的劳动力价格在不断上涨,很多地方都存在农民工短缺的问题。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的劳动力出现了短缺的问题,中青年劳动力萎缩,老年人口增加。但工资的增长速度比不过物价上涨的速度。
二是税收,占消费品价格的64%,而商品本身的比例只有36%。中国人每购买100元商品就要交64元的税,这几乎是商品本身的1.8倍。如此高得惊人的税收增加了商品价格,自然导致了高价格。相反,我们的工资显然跟不上物价的上涨,这自然就导致了所谓的“通货膨胀”。
最后我们再来回答另一个问题,人均GDP高,但是工资却不一定高。
所谓的GDP是以政府财政收入,社会企业营业收入和国民个人收入三部分构成,人均收入一般只是指国民个人收入,如果当地属于工业化资本密集型产业,政府的财政收入和企业的营业收入占了绝大部分的话,留给劳动者的收入份额,也就是人均收入当然也就不会有多高了。
以,我们与其抱怨工资水平低,倒不如多反省一下自己。为了升职加薪,你是否付出了足够的努力?你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来提升自己?许多人利用他们现有的技能和知识去工作,而不是获取新的技能和知识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吃老本。在这种情况下,你几乎没有空间来提高自己的生产率,进而提高工资。毕竟,公司想赚钱,老板只会给能赚更多钱的员工加薪。
来源:周旭阳嘉应声明:本文来源于网络,已注明来源,如有侵权,请联系发布者删除。